- 经:包括政教、纲常伦理、道德规范的教条,主要是儒家的典籍,有儒学十三经: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仪礼》、《诗经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。专门研究经类的学问,成为经学。分为易、书、诗、礼、春秋、孝经、五经总义、四书、乐、小学十类。
经部目录表
易經 | 《周易》《周易正义》 |
春秋 | 《左传》《公羊传》《吕氏春秋》《谷梁传》《春秋繁露》《春秋經傳集解》 |
尚书 | 《尚书》 |
詩經 | 《诗经》《毛诗》《韩诗外传》 |
乐 | 《乐经》《乐谱》《琴谱》 |
礼 | 《仪礼》《礼记》《大戴礼记》《夏小正》《周禮》 |
五经总义、论语、尔雅 | 《论语》《孔子家语》《尔雅》《广雅》《方言》《白虎通》《六艺论》《孟子》 |
孝经 | 《孝经》 《文昌孝经》《女孝经》 |
经解 | 《谥法》《白虎通义》 |
小学 | 《急就章》《千字文》《说文解字》《字林》《玉篇》《声韵》《四声》《古文观止》 |
纬书 | 《河图洛书》《河图》 |
四书五经
四书又称四子书,是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的合称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《礼记》中的《中庸》《大学》两篇文章单独成书,与记录孔子言行的《论语》、记录孟轲言行的《孟子》合为“四书”。 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、子思、孟子、程子、朱熹等,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。宋元以后,《大学》《中庸》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,对古代汉族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“五经”指的是《诗》《书》《易》《礼》《春秋》,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,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。《诗》又称《诗经》,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,现存305篇,由风、雅、颂三部分组成。风包括十五国风,共160篇;雅分大雅和小雅,共105篇;颂分周颂、鲁颂、商颂,共40篇。各篇的创作年代,大部分已不可确知。根据部分诗篇考查,最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,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。全书是经过五、六百年时间的积累、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。